在污水處理系統中,膜組件是核心過濾單元,而膜斷絲是影響系統穩定運行的常見問題。膜斷絲會導致過濾效果下降,甚至使處理后的水質不達標,增加運維成本。那么,污水處理中造成膜斷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
一、污水水質帶來的影響
1.污水中含有的硬質顆粒(如砂礫、金屬碎屑)是造成膜斷絲的隱形殺手。這些顆粒隨水流通過膜組件時,會對膜絲表面產生摩擦和切割作用,長期積累會磨損膜絲,最終導致斷裂。
2.污水中的微生物也會間接引發斷絲。微生物在膜絲表面滋生形成生物膜,不僅影響過濾效率,還會分泌腐蝕性物質,破壞膜絲結構。同時,生物膜的增厚會使膜絲之間的間隙變小,增加相互摩擦的概率,加速膜絲損壞。
另外,污水的溫度、pH 值等參數異常時,也可能影響膜絲性能。例如,高溫會加速膜絲老化,極端 pH 值會腐蝕膜材料,這些都會降低膜絲的抗斷能力。
二、操作因素導致的斷絲
1.系統運行時的操作不當是引發膜斷絲的重要原因。在啟動或停止設備時,若水流速度突然變化,會對膜絲產生劇烈沖擊。這種瞬時壓力波動可能超過膜絲的承受范圍,導致局部受力過大而斷裂。
2.清洗過程也可能造成膜斷絲。當采用物理清洗(如曝氣清洗)時,若曝氣強度過高,氣泡劇烈撞擊膜絲,長期反復作用會使膜絲疲勞受損?;瘜W清洗中,若清洗劑濃度過高或清洗時間過長,會破壞膜絲的材質結構,降低其機械強度,進而引發斷裂。
此外,設備安裝或維護時的操作失誤也會導致斷絲。例如,安裝膜組件時若固定不當,膜絲會在運行中與其他部件摩擦;維護時若工具不慎觸碰膜絲,也可能直接造成物理損傷。
三、膜自身質量與老化問題
膜絲的材質和生產工藝直接影響其抗斷性能。若膜絲原料純度不足,或生產過程中存在瑕疵(如壁厚不均、存在氣泡),會導致局部強度薄弱,在使用中易發生斷裂。
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,膜絲會逐漸老化。長期處于污水環境中,膜絲會受到化學腐蝕、生物侵蝕等作用,材質逐漸變脆,機械強度下降。當老化到一定程度,即使正常運行壓力也可能導致斷絲。
所以,膜斷絲是污水處理過程中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涉及操作規范、膜產品質量及污水特性等多個方面。要減少膜斷絲現象,需從優化操作流程、選用優質膜組件、加強污水預處理等方面綜合施策,以保障污水處理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。
本文由藍膜水處理(http://m.6xlm.com/)原創首發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!